网带结构
产品名称:

杏彩体育网页版: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朝诗人白居易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春天里树儿、草儿、鸟儿相映成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朝诗人白居易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春天里树儿、草儿、鸟儿相映成趣的优美画卷。在桐乡市洲泉镇,蓬勃发展的工业亦呈现出一幅“青草绕树、燕语莺啼”的美景:工业支柱企业独占鳌头,仿佛参天大树茂密成荫;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仿佛小草郁郁葱葱;居民或就职于大企业,或自己创业,安居乐业。用洲泉镇盛月良的话说,洲泉镇“依参天大树强镇,靠盖地小草富民”。在政府、企业与居民之间,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态环境。

  洲泉境内地势低平,河港纵横,荡漾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贸繁荣,美丽富庶,名甲江南,前人便有“洲团千市集,水绕一钱清”之咏。如今,这个面积与人口只占桐乡市十分之一的中心镇,为全市提供了39%的工业总量,2011年末洲泉镇获得“全国文明镇”称号,位列“嘉兴市十强新市镇”之首,这些成绩都得益于洲泉镇“工业强镇”的定位。

  接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的接力棒,洲泉镇盛月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强镇”的战略,统揽全局,突出重点,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让大者恒大,小者更活”的工业建设新思路。

  在“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洲泉镇定位于“工业强镇”,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发展工业经济当作推进中心镇建设的真正动力。将调结构、促转型作为主攻方向,已形成以化纤业为支柱产业,橡胶、五金、电机业为重点产业,制鞋、蚕丝被服业为特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目前全镇有各类工业企业3047家,中等规模以上企业66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0家,上市企业2家——双箭股份和桐昆股份。

  洲泉镇盛月良表示,洲泉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稳增长、促转型、重生态、优民生”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三产并举、三区联动”的工作主线,继续深化“项目推进年”和“效能提升年”活动,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进程中,作了坚持以工业经济发展来推动中心镇建设的探索。

  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支柱产业的支撑。产业兴则城镇旺,要吸引人口往城镇集中,没有强大的产业作支撑,劳动力无法消化,城镇化是一句空话。洲泉镇定位“工业强镇”,就必须把发展工业经济,当作推进中心镇建设的真正引擎。

  走在洲泉镇工业园区内,笔者不禁为洲泉工业园区蓬勃发展而赞叹。忙碌而务实、专一而创新、细致而坚持的文化,渗透在园区的角角落落。2011年,洲泉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6.6亿元,占到全市的39%,这一成绩主要来自桐昆、新凤鸣、京马、双箭四家龙头企业。四家龙头企业仿佛参天大树,不仅贡献了庞大的工业产值,也推动了洲泉的就业择业、物资采购、工贸发展、小企业发展等。

  桐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聚酯和涤纶长丝制造为主业的大型民营企业。公司目前已具备150万吨聚合和180万吨涤纶长丝的年生产加工能力,产能和产量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首位。桐昆股份从2002年起,连续9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其中“GOLDENCOCK”牌涤纶长丝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桐昆集团现有直属厂区5个,控股企业13家,总资产90多亿元,员工1.2万余名。

  新凤鸣集团总资产35亿元,是一家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集聚酯、涤纶纺丝、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大型化纤集团企业。2011年8月,新凤鸣集团党委被评为全国“双强百佳”党组织。新凤鸣集团党委先后荣获浙江省、嘉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两创先锋”、“红船先锋”、“嘉兴市‘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集体最高荣誉,也是公司获得的最高综合荣誉。

  浙江京马电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高效节能、无刷直流、串激变频空调、洗衣机、微波炉、塑封电机和油烟机系列用电机产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品主要为松下、LG、日立、富士通将军、夏普、惠而浦、三星、老板集团等世界著名品牌公司专业配套,拥有“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免验企业”等称号,公司连续三年产销量名列同行业全国第五、全省第二位。

  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双箭”牌橡胶输送带产品,具有年产橡胶输送带2400多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双箭”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浙江省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最重要的是公司走产学研联合之路,与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桐乡双箭橡胶研究所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外较先进的研发和检测设备,具备较强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使公司的研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公司为输送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并已列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4月双箭股份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2011年5月桐昆股份A股股票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先后成为桐乡市的第二、三家上市公司。目前新凤鸣集团公司也正紧锣密鼓准备上市。同时,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凤鸣集团公司也是嘉兴地区目前仅有的两个“百亿企业”。

  “所谓让大者恒大,是指不仅要壮大几大支柱企业的体量、创造好的业绩,让它们枝繁叶茂,也要保持它们在行业中的领头、领军地位,让它们独领,更要为它们保障所需的资源。”盛月良表示,大企业不缺资金、人才、技术,也不缺管理、市场,它们缺什么?缺的是土地、能源、环境容量。因此,镇党委、政府就是要为这些企业配套所缺的资源,当好它们坚强的后盾。

  “让小者更活,是指要让两大块状产业中的小微企业,第一要活下来,第二要活得滋润,第三要充满活力。”洲泉镇制鞋和蚕丝被两大块状产业的小微企业数量庞大,生产的产品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两大产业有着悠久的工业历史,却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让小者更活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品牌打造、技术改造等途径来提高附加值。“还是那些地,还是那些人,但是企业的效益大大提高了!”

  优美、宜业的工业生态环境,打造了洲泉镇的工业文明,从而成就了高指数的幸福生活和现代文明。洲泉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中国化纤名镇”、“中国蚕丝被名镇”等荣誉称号。

  华灯初上,喷泉悠扬,漫步在洲泉镇的蚕丝被市场,仿佛徜徉在大都市的步行街,时尚、都市、文艺的气息迎面扑来,让你忍不住消费的。据市场负责人介绍,其实市场里面商户的贸易大部分是来自网络。随着经营者信息理念的提升,网络的销售比市场更热闹更便捷。而在横跨主干道的鞋业市场,则是另一番忙碌的景象。名贵轿车列阵,经营户笑容满面,采购商往返穿梭,好一派和谐安稳的经营气氛!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在大企业的羽翼下,鞋厂与鞋业市场、被服企业与蚕丝被市场发展得如鱼得水、有滋有味、有条不紊。洲泉镇“4+2”的工业产业体系,就像大树与小草。没有大树,小草会遭受日晒雨淋;没有小草,大树也会缺少营养。工业发展带动各行业,大企业带动特色企业发展。

  工业的腾飞促使商贸进步。全镇共有城乡农贸市场6个,有年交易额达5.5亿元的足佳鞋业市场。出口产品主要有皮鞋、蚕丝被、化纤、橡胶输送带、电机、不锈钢制品、千斤顶等。

  工业更是为财政金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11年洲泉镇财政总收入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各项余额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

  自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对此,洲泉镇的居民可能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在洲泉镇,创业自由让居民生活得如鱼得水、张弛有度。

  洲泉镇近半数的劳动力都进入了几家大型支柱企业打工。张鸣夫妇是土生土长的洲泉人,他们两人都是镇上大企业的基层员工,两人一年收入近9万元,结婚之后两人勤俭持家已经积累了50多万元的存款。如今他们打算办一个制鞋厂,设备已经买好了,正在筹备着采购原料和招募工人。

  当然,也有不少居民一开始就选择在参天大树下乘凉。姚文浩是桐乡市豪明化纤有限公司的负责人,6年之间,他从一台加弹机起步生产下游化纤产品,变成了现在年产值上亿元企业的老总。用他的话说,没有桐昆和新凤鸣,就没有我,也没有像我这样的一大批中小化纤企业。姚文浩是木匠出身,在涉足化纤行业之前他开了一个家具厂,生产销售中低端的家具产品。由于觉得在家具行业遇到了瓶颈,同时感受到了桐昆和新凤鸣等化纤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商机,他毅然办起了化纤厂。主要从两家大企业进货,完成下游加工程序之后,再进行销售。从2006年最初的一台加弹机,到今年的7台加弹机,也抗住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姚文浩的公司今年产值有望超过1亿元。据了解,在洲泉镇,像他这样的加弹企业有80家左右,而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更是数以千计。

  朱女士是新凤鸣集团一位普通的员工,家庭条件一般的她,多年来却资助了全国各地的60多位贫困人士。她只要在报纸上看到生活有困难的人,就会主动去联系他们,出钱出力,帮助他们一起共渡难关。朱女士说,看到生活境遇糟糕的人,内心就十分难受,总希望尽自己的力量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困境、摆脱困境。

  不要用工业发展的“机器化”来衡量工业企业的文化。在洲泉镇的几个大型工业企业中,涌动的是帮助、是人性化、是爱。在洲泉镇,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像朱女士这样的爱心满溢的人,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洲泉镇的企业员工,深受企业文化的关怀,才会有爱的力量。

  慈善事业是每个大企业都在忙碌的主题。每年,受到新凤鸣集团扶贫帮助、助医助学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凤鸣集团与技工学校合作,组织周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然后给这些培训者提供就业机会。桐昆集团的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得益于企业从树立员工为本、提高员工福利、关爱员工健康、倾听员工心声、提升员工发展空间五个方面着手,激发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时时为员工着想、处处为员工谋利”打造“个个爱岗敬业,人人拼搏奉献”的和谐劳动关系来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